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

【好魚慢食救海洋系列:class2烏魚】

記錄/利珠
地點/主婦聯盟三葉站
講者/湧升海洋 徐老闆


根據Charles Clover原著所拍攝的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探討對大型掠食魚類過度捕撈,將對生態系統產生各種骨牌效應,導致無法預測的影響。消費者對美味的貪得無厭,卻未想過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因此快速衰退,曾經充滿大魚的海洋,最後充斥著藻類、浮游生物及藻類。若不採取積極行動,如劃設海洋保護區、限漁、慢漁及改變消費習慣(底食原則),則迎來的是海洋生態浩劫。

魚線的盡頭》………






「慢魚」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改變?

1. 瞭解魚種與魚獲量的變化,能讓消費者改變消費行為。
2. 懂魚是如何被捕獲?少吃或不吃,避免耗盡海洋資源。
3. 知道魚的來源,吃當地及當季的魚。
4. 適量吃魚,選擇永續認證標章的魚品,有助維護海洋生態。

好魚慢食救海洋系列的第二堂課,由湧升海洋老闆徐承堉先生帶大家認識「野生烏魚」。市場上70%烏魚來自鹽度1%以下的淡水養殖,養殖烏魚肉質鬆散脂肪含量高,再加上養殖目的通常只為取烏魚子,魚肉較不受喜愛。今天課程告訴你原來烏魚肉也可以這麼好吃,野生烏魚在繁殖期前是最肥美的,稱為「正頭烏」,肉質緊實不鬆散,將長期被大家忽略的美味重現餐桌上。


認識鯔科魚類的烏魚。



  1. 廣鹽性魚種,分佈在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沿岸至河流中,在海中產卵
  2. 最大紀錄體長100cm,平均體長50cm,最大紀錄年齡16年,最大紀錄體重12Kg。
  3. 成熟年齡2~3年,每次產卵80~260萬顆。
  4. 有世界最多的13~15條側線。
  5. 3cm小魚葷食(底棲小甲殼類),中魚雜食(底棲小甲殼及藻類),大魚草食(藻類)。
  6. 泳速4.3m/s。

思考題:烏魚在1歲以後分公、母,因此養殖烏魚會使用雌激素讓烏魚都是母的(取烏魚子),對生態造成何種影響?

Ans.雌激素從水中排出,對海中貝類、其他魚類都產生影響。



辨別烏魚的來源,才能吃出好味道。



  1. 台灣在冬至前後市場充斥來自大陸的低價烏魚,冬至前則是淡水養殖的烏魚。
  2. 海水烏vs淡水烏
  3. 台灣烏魚有分為洄游的中國北方種及中國南海種(海水烏)以及不洄游喜歡棲息在河中的黑潮種(淡水烏)。海水烏與淡水烏除了滲透壓不同,造成肉質差異外,淡水烏還存在環境污染及養殖的飼料味。
  4. 正頭烏vs回頭烏
每年冬季隨著親潮向南洄游產卵,經過台灣海峽正是成熟季節。產卵前後烏魚肉質也有差異, 所以烏魚還有產卵前的”正頭烏”及產卵後的”回頭烏”之別。

思考題.2014年每年冬至前後台灣沿海出現的烏魚不見了?

Ans.海水溫度上升,烏魚的產卵區往北移動,因此原區域魚不見了。




烏魚的撈捕方式


每年12月至1月間,烏魚自大陸群游而來,先由新竹附近海域靠近沿岸南下,在彷寮西南方附近海區產卵。 當烏魚經過台中、彰化沿岸時,在清晨小型船及漁筏會攜帶三重刺網等待投網。



烏魚的歷史(一) 烏魚與中國



  1. 遠自3000多年前夏商時代,在安陽殷墟出土的水產品就發現鯔魚骨在內。後續的隋、唐、宋、元、明、清的史籍中對烏魚的記載不斷。根據唐朝的吳郡貢品中就有烏魚子(時稱「春子」)出現,表示肥碩的烏魚子也早為我們的老祖先視為珍品了。
  2. <台灣縣志>卷八 烏魚,有引曰:「按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鱠四瓶,帝以示臣。昔介象殿庭釣得鯔魚,此幻化耳。……」
  3. 「吳郡歲貢鯔魚三十頭…….,春子五升…….」
  4. <京口錄>鯔魚:頭扁而骨軟,惟喜食泥,色鯔黑故名。
  5.  <本草綱目>:「生於東海,狀如青魚,長者尺餘,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6. 台海史槎錄:「烏魚於冬至前後盛出,由諸邑鹿港仔先出,次及安平鎮大港,後至琅嶠海腳於石罅處放子,仍回北路。或云自黃河來,冬至前所捕之魚,名曰正頭烏,則肥;冬至後所捕之魚,曰倒頭烏,則瘦。漁人有自廈門澎湖伺其來時,赴台採捕。」



烏魚的歷史(二)烏魚與台灣



  1.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南部之鯔漁業>:「1.南方,尤其打狗、堯港、下淡水是漁業的中心。2.魚類以鯔於為多。3.鯔魚漁期的最盛期,大概是在12月至翌年2月間。」
  2. 據曹永和估計,1637年左右,每至烏魚汛期,閩南一帶約有漁人一萬人,駕漁船三百至四百艘來台採捕烏魚,輸到大陸的水產約達一百至一百二十萬斤。
  3. 赤崁<清進宮沿革碑記>有載:「赤崁先民於清代遷入日增,居民墾荒務農漁撈維生,寒冬捕烏魚為生活來源,…..」,可見早在清朝先民入墾之時,研究區漁民便開始捕烏。
  4. 本區漁民習於以「討」加上魚名,表是捕捉某種魚類,如「討烏鯧」、「討煙仔」。此處的「討烏」即捕撈烏魚之意。早在清同治12年,丁紹儀於《東瀛識略》中即有土人稱烏魚撈捕作業為「討烏」的記載,其文曰:「…..,然後駕舟舉網,網長百餘丈、廣丈餘,一舟數十人出海採捕,土人謂之討烏。」



認識出世魚。



  1. 日本3大出世魚:鰡(烏魚)、鰤、鱸。
  2. 在日本有些魚由小到大會有不同的名稱,稱為「出世魚」。
  3. 主要因為不同體型而有不同的品質及價格,為了避免交易糾紛,所以用不同的名稱來稱呼。

Q.台灣也有出世魚的用法嗎?

Ans.烏魚有正頭烏/回頭烏之分;還有海水烏及淡水烏之分。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共同購買、合作找幸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