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生產者面對面】雨林咖啡探微

圖文/孟婉瑜
地點/主婦聯盟關新站


喜歡喝咖啡嗎?每天喝?一日幾杯?或者,只是喜愛聞咖啡的味道?

近二十年來,咖啡在台灣迅疾崛起,逐漸入侵原屬茶文化的版圖,成為主流飲品。聚會、談事情、招待客人、閱讀、寫作、思考、提神...,桌上擺放著一杯熱氣蒸騰的咖啡,寫作靈感或話題,彷彿便能夠隨著裊裊散逸的咖啡香氣逐漸開展。連鎖或獨立咖啡館的空間,也逐漸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功能和意義。當連鎖超商超市紛紛賣起現煮咖啡,更加速了咖啡的常民化與普及。
然而,我們對咖啡的認識與品味是否也相對增進了呢?我們真的足夠了解自己喝下的咖啡嗎?從哪裡來?怎麼來?

關新站六月份的「生產者面對面」,邀請到以實踐公平貿易的精神深入印尼蘇門答臘咖啡產地,開發【雨林咖啡】的生產者吳子鈺,為我們解答跟咖啡有關的所有問題與知識,也示範如何泡咖啡、品嘗咖啡。

細說咖啡簡史


攤開世界地圖,適合種植咖啡的區域,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夾集的熱帶高原地區,肥沃的土壤與晝夜溫差,則能增益咖啡樹的結果品質。台灣的地理位置橫跨北回歸線兩側,位處邊界,並不是很典型的咖啡產區,造就了台灣咖啡產期的季節性。
(攤開世界地圖 咖啡產業史與殖民主義的關係密不可分)



然而,咖啡是如何從原生地的熱帶非洲,擴散至亞洲與中南美洲的呢?  追溯起世界的咖啡生產史,事實上均關係著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擴張的歷史過程。最初起源於西元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為經濟利益殖民第三世界國家。至今,世界最大的咖啡消費國歐、美、日皆位於溫帶,並非咖啡生產地。因此,從作物種植到最終的消費端,咖啡的生命週期,仍一再重演著殖民主義的歷史過程。  台灣的咖啡產業也有著極相似的一段故事,背後便是1896年台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開啟的一段被殖民歷史,當時的咖啡生產都受日本掌控。

認識咖啡品種


市面上常見的咖啡主要來自兩個品種,Coffea arabica 阿拉比卡(小果咖啡),與Coffea robusta 羅布斯塔(中果咖啡)。(註:另有一種賴比瑞亞種,亦稱大果咖啡。)

阿拉比卡是以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民族阿拉伯人命名,歐洲人稱「阿拉伯酒」、阿拉伯咖啡。阿拉比卡除了是植物種名,亦是所有好咖啡的代名詞,如: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牙買加的藍山、蘇門答臘的曼特寧...。來自蘇門答臘的【雨林咖啡】(曼特寧),與日據時代引入的台灣咖啡,都屬於阿拉比卡家族。阿拉比卡的生長環境在海拔800公尺以上(亦有600公尺一說),較不易種植。
至於社員提到的「黃金曼特寧」、「麝香貓咖啡」、「公豆」、「母豆」...等,則是商業名稱,咖啡業充滿可操作的空間,因此吳老師認為,更重要的是回歸自己的味覺,必須是敏銳的。
羅布斯塔則沒有其他命名,樹種強壯、結果率高、抗病性強,熱帶低地亦能生長,但味道極差,幾乎無咖啡味,咖啡因卻很強。通常市售的罐裝咖啡、即溶咖啡、三合一咖啡,皆使用羅布斯塔品種,因味道極為平淡,咖啡味來自添加的咖啡香精,消費者無法品嘗到真正的咖啡滋味。

細說咖啡喝法


咖啡的兩大喝法一為「義式」,一為「單品」。
義式Espresso在義大利文即為「濃縮」之意。義式咖啡濃度很高,其特色為:運用義式咖啡機以九大氣壓的高壓蒸氣,將咖啡粉中的精華物質萃取出來。義式濃縮咖啡加入大量的水稀釋就成為美式咖啡;加入大量的牛奶就是拿鐵;加大量牛奶和奶泡就是卡布奇諾。義式咖啡豆通常使用三至八種不同的豆子調和,台灣的義式咖啡通常調和許多羅布斯塔豆,以降低成本,又稱「商業配方豆」。因咖啡豆的品質較差,烘培通常採用深烘培,以提高焦香味,也就是許多連鎖咖啡店內飄散的氣味。

單品又稱日式、手工式,器材簡單、便宜,是吳老師很推薦的方式。
特色是不使用機器,以手沖、或使用虹吸式咖啡壺、摩卡壺;不加糖、不調味,直接探索咖啡豆的本質。單品十分講究細節:必須使用品質佳的阿拉比卡豆,三個月內新鮮烘培,也很講究烘培的方式,研磨的粗細,水溫,水和豆子的比例,萃取的手法等。

吳老師一邊一解說,一邊讓同學觸摸、嗅聞來自印尼蘇門答臘亞齊省、採樹蔭栽培(半日照)的【雨林咖啡】。分別體驗以水洗、日曬處理的兩種生豆與烘培過的咖啡豆,在外觀與氣味上的差異,並開啟教室前方的磨豆機。隨著褐色豆子彈跳、敲擊著磨豆機漏斗壁,發出輕脆的聲響,依序下滑進漏斗口被碾磨成細碎粉粒,空氣中逐漸洋溢起一股令人振奮的咖啡香氣。

將咖啡粉倒在濾紙上,吳老師提起裝了熱水的手沖壺,示範濾紙式手沖咖啡: 先注入少許熱水悶蒸,讓氣體排出,使咖啡保持在要滴不滴的狀態。 第二次再以螺旋式緩慢注水,大約注水二至三次。  吳老師提示,沖泡咖啡的方式沒有一定標準,有很大的詮釋空間,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味覺,找出一個方式,讓自己成為沖泡咖啡的主體。

(老師示範單品手沖 先沖少許熱水悶蒸)

(再注水二至三次)


吳老師將沖好的咖啡傳遞給社員們倒入杯中小口啜飲,第一泡水溫較高、滋味較濃厚,第二泡水溫較低、嘗起來較淡,搭配教室後方的流理台上,由廚藝精湛的社員美琪精心製作的蛋糕甜點,慢慢品嘗。喝完咖啡,還要聞聞杯底,殘餘著焦糖味般的香氣。吳老師提醒大家,好的咖啡從開始到最後,都不是粗糙的過程,值得用心去品味。  多數社員較習慣水洗處理的咖啡味道;其實我個人較偏好日曬豆,仔細品嘗,日曬曼特寧散發著一股很獨特的果香味/果酸味。

吳老師再以沖好的咖啡加冰塊,讓大家品嘗兩種冰咖啡。原來,即便用同樣方式沖泡的咖啡,加了冰塊之後的風味也跟熱咖啡有所區別;更有別於市面上主流的冰咖啡,使用品質不佳的咖啡豆深烘培,再加入許多奶精和糖的滋味。

老師在上課前先準備了四杯以掛耳包加冷水冷泡的【雨林咖啡】,以兩小時長時間萃取,讓大家品嚐。冷泡或「冰滴」是很適合夏季的咖啡沖泡方式,並特別推薦冷泡日曬【雨林咖啡】,可以喝出獨特的水果味或酒味呢。

(老師示範單品手沖 加入冰塊成為冰咖啡)


(老師示範冷泡。很適合夏季的飲用方式)

區辨日曬水洗


【雨林咖啡】有日曬曼特寧與水洗曼特寧兩種,風味亦不相同,這兩種咖啡的差異在哪裡呢?
原來,日曬和水洗最大的差異,在於發酵方式與發酵程度。

  •   水洗法:是目前最廣泛的處理方式,然而需消耗大量的水。採收後先泡水去除浮豆,去除果皮與果肉,發酵後以大量水清洗,咖啡豆清洗完畢後乾燥。水洗法主要運用在亞洲與中南美洲產區。「半水洗」則是先發酵十餘小時,再依水洗法處理。
  •   日曬法:是一種較為古老的方式,尤其用於水資源缺乏的咖啡產區。採收後先泡水去除浮豆,不去果肉直接曬乾與發酵,再去除曬乾的外殼。咖啡果肉含醣類與微生物,發酵過程會改變咖啡豆的質地。日曬法發酵後能延長咖啡豆的保存期限、改變咖啡豆的風味,風味較為濃厚、也較不易隨存放時間而改變。然而日曬豆的發酵過程需要掌控,製程也較長,發酵過程可能會出現花香、果香、酸味、木質味、水果茶味、酒味。使用日曬方式處理的咖啡豆主要在非洲產區。
(左上:水洗曼特寧生豆。右上:中度烘焙水洗曼特寧。左下:日曬曼特寧生豆。右下:中度烘焙日曬曼特寧)
(兩種雨林咖啡生豆比較。左日曬,右水洗)


【雨林咖啡】的產地蘇門答臘以水洗法處理為主流,我們能夠喝到全世界唯一的「日曬曼特寧」,可是吳老師長期在產地深耕,與農民搏感情得來的呢。

細說咖啡豆烘培


市面上的咖啡有深焙、淺焙、中度烘焙、重烘焙...,差別在哪裡呢?
老師指出,烘焙越淺,咖啡的層次感等好的特質,越能夠保留,但酸味就越重;烘焙越深,咖啡的酸味越少、焦香味越重、層次感越少。市面上看起來油亮的咖啡豆都是深烘培,放久了還會出現油耗味。

在印尼與土耳其,當地人使用較原始的方式喝咖啡:採用以鍋炒咖啡豆的深洪培,將咖啡豆磨得很細,沖熱水、不濾渣,加入很多的糖,等咖啡粉沉澱後直接飲用。很豪邁吧!

咖啡豆購買與保存


烘焙過的咖啡豆放置超過三到六個月,品質就開始下降。因烘焙過程讓咖啡豆產生物理與化學變化,將咖啡豆中的香氣物質喚醒,會不斷釋放氣體。(也就是濾紙式手沖在悶蒸階段會看見咖啡粉隨著注水而膨起的原因。)當咖啡豆受到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豆子就不新鮮了。因此,選購咖啡豆須注意選擇包裝袋上有單向排氣孔的包裝。
  老師提醒,烘焙六個月以上的咖啡豆,已喝不到咖啡原來的味道。在其他國家烘好的咖啡豆、保存期限長達一年到十八個月的咖啡豆,都不要購買。開封後要盡快喝完,可存放於密封罐,但放置太久,仍會出現中藥味或油耗味。此外,咖啡豆不要存放於冰箱,以免回潮。

留待下回聆聽公平貿易實踐


最後,社員詢問公平貿易問題,【雨林咖啡】是如何實踐?
子鈺老師指出,從咖啡農到出口商、再由進口商到消費者手中,其實經過層層剝削;一罐咖啡的利潤,55%由大型食品業獲得,25%由零售業者取得,出口商得到10%,只有10%給農民。因此,他認為公平貿易必須真正進到咖啡產地、直接回饋給農民,而不是再透過另一個組織。他從早期直接給生產者物質或金錢上的回饋,自2010年開始轉為投入農民教育。他希望讓這些種出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卻不知如何喝咖啡的農民,能夠取回主體性,認識不同的咖啡喝法與消費模式,探索咖啡豆最好的可能,走向銷售。而這又是一段需要兩小時才講得完的故事了。面對社員熱切的提問,吳老師也允諾願意再次造訪關新站,為大家帶來實踐公平貿易的故事。


(社員自製,搭配咖啡享用的精美甜點)



--

【咖啡電影院】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740集/雨林咖啡的滋味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740集/咖啡爺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共同購買、合作找幸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