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看不見的輻射食品』

圖文/地專一號

地點:主婦聯盟桃園站
講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林雅惠


福島核(2011年3月11日)發生當下,震撼了世界上許多國家,不管是在核能安全、輻射食品、環保等議題引發了很多的討論。身處距離福島約2500公里的台灣真的能免於輻射的危害嗎?新竹分社看見了社員對食安的重視,分社教委會及生活材委員會特別力邀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林雅惠講師,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到桃園站在和社員分享『看不見的輻射食品』。



輻射是什麼? 『體外被曝』?『體內被曝』?

 
『大家知道什麼是輻射嗎?大家知道輻射食品最令人擔憂的是什麼嗎?』講師在一開始便丟了一個看視簡單,卻又無從回答出個所以然的問題。
   依照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定義,輻射是一種具有能量的波或粒子。從字面上解釋,「輻射」含有能量從某個源頭(輻射源)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的意思。林雅惠進一步說明:「從人體遭輻射污染的原因(來源),可分為『體外被曝』與『體內被曝』兩種。」也就是說,除了身體外部遭輻射源曝照之外,還會因日常飲食甚至只是呼吸,就會把輻射物質吸收進入人體內,讓體內細胞遭受危害。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究竟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多大的傷害呢?「從歷史上重大核災已知,只要低限量的輻射食品攝取,就可能會產生頭暈、拉肚子或影響基因等危害健康的症狀。當中以核種碘131、銫134.137與鈽239影響人類最大,碘會影響甲狀腺功能,而此分泌腺乃促進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生長及發育的作用,因此對正在成長發育的小孩傷害尤深。」林雅惠說,「福島核災至今,日本政府針對福島縣四萬多名青少年進行甲狀腺檢驗,發現36%的對象發生甲狀腺囊腫。銫的半衰期長達30年,影響範圍更涉及筋骨與生殖腺,造成女性和後代發生病變風險增加;鈽的半衰期更長達2萬4千年之久,這些萬年不滅的核種一旦吃進體內,每分每秒都會在體內曝照、破壞內臟細胞等,殺傷力超強,足以讓人致癌、生病;體內被曝的傷害是遠比體外被曝的傷害大多了。」
    雖然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自2011年起,暫停來自『日本福島、櫪木、茨城、千葉及群馬』等五縣的食品進口到台灣。但卻在2015年爆發疑似『更改產地標示』,進口國內的狀況,其中更不乏知名廠商的產品,數量難以估計。福島核災,除了是生態環境上的一大災難外。距離福島2500公里的我們,卻也因為食品的關係,成了被輻射危害的『災民』。

主婦聯盟基金會的努力

    林雅惠講師正義凜然地說:在福島核災後一年後,政府欲將食品中輻射污染銫的容許基準放寬至日本現行標準(100貝克/公斤)的6倍,且還是在未提出食物輻射安全容許標準的健康風險評估及公開研訂輻射食品標準流程下進行,因此主婦聯盟在2012年強烈呼籲政府切勿放寬容許標準,放行輻射污染食品進入臺灣,危及國人健康。之後持續對政府寬鬆的管制措施透過召開記者會、投書批評、撰寫文章等方式,要求相關單位加強管制及查驗。
    輻射食品對人體的危害來源,最讓人擔憂的是「除非透過檢測,否則我們也無從察覺食品中是否含有輻射」。『相較於日本和香港均「每日」公佈詳細檢測結果,包含廠商、商品等資訊都即時揭露,衛生署不但僅提供極為粗略的檢驗報告,動作更顯然慢了好幾拍。因此,主婦聯盟基金會要求衛生署應比照他國即時公佈,讓民眾知道自己是否可能吃到輻射污染的日本進口食品,不要在無知當中就吞下了危害健康的輻射食品,以維護自身及後代免於食用輻射污染食品的權利。』

社員如何因應

   在政府政策相對不如鄰近國家嚴謹前,社員如何做到降低『看不見的輻射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林雅惠講師也對社員提出了幾點建議:一、選擇當季在地,少吃加工,提升免疫力。二、避免購買災區產品,若來自該國產品主動要求證明。三、均衡飲食,避開易累積輻射的食物(例如大型迴游海魚或魚內臟,來自災區的香菇、藍莓、茶葉…等)。透過以上的三個方式,降低與輻射食品接觸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共同購買、合作找幸福

page